第223章 賓主盡歡?
關燈
小
中
大
第223章 賓主盡歡?
潯陽樓上,管弦鐘磬。
輕歌曼舞,賓主盡歡。
然而在一眾羅衣錦繡寶髻堆雲,容色各有千秋的歌舞伎中,姜沃最註目的,還是一位彈琵琶的女子。
大約是身處潯陽江頭的關系,讓姜沃想起了還未面世的《琵琶行》,因而對琵琶樂人更在意些。
哪怕詩還未面世,但世上的琵琶女,卻從未斷絕過。
也是因為,這位叫玉娘的琵琶樂人,容貌實在出眾,眉如翠羽,玉面映紅,盛妝之下,如同春日枝頭最清艷的一朵海棠。
但偏生,一雙眼睛水霧蒙蒙似的。
美麗,卻什麽思緒都沒有。
*
“叫玉娘上前來。”
見姜侯註目幾回,羅家主很快召這位琵琶樂伎上前,笑道:“玉娘的琵琶技藝最好,姜侯若是喜聞琵琶,不如讓她清清靜靜奏幾曲。”
酒過三巡,歌舞也賞過了,清靜一下,正好可以開始談談正事。
見姜侯點頭應允,羅家主大喜。
也難得在心底誇讚了一番塗家主:沒想到這回老塗靠譜了,也給他們上了一課。這送人,真得主打一個全面!
要是他們只準備了些‘門客’,這會子可就大為尷尬丟臉了——
說來,在見到姜侯本人走下朱輪馬車的瞬間,幾位迎候在潯陽樓外的家主,心內頓時就暗稱一聲糟糕:這,這,京中消息多傳姜侯性情為人,怎麽沒提及其風采容光?
雖說姜侯身著禦賜紫袍金帶,但幾位家主第一眼看到姜侯,幾乎都未註意到她的官袍。
哪怕如此濃重紫金一色之下,哪怕她腰間還就懸著一柄禦賜尚方金寶玉飾劍,但姜侯給他們的第一印象依舊不像個位高權重的朝臣。
只見她神情散朗清骨明姿,通達如林下之風,實像超脫於方外之人。
若說見到姜侯本人,讓這幾位世家家主心裏暗道‘糟糕’,覺得姜侯如此氣度,大約是看不上他們選的門客。那麽在看清隨姜侯下馬車,身著緋色官袍的崔少卿後,他們內心的想法就變成了:快散了吧,必是白準備了!
尤其是塗家主,更是喪氣:說來,他是認真選過人的。但此時見了春日日光下走下馬車的崔少卿,再想想自己準備的人……忽然就覺得,像是在鳳凰面前,準備了一批小鵪鶉和小麻雀。
那,再年輕再形色各異的鵪鶉,也,也只是鵪鶉啊!
繼而懊悔:為啥安排那些門客們早早就在潯陽樓裏候著呢!這會子後悔都沒法子‘撤回’!
只好硬著頭皮奉迎著姜侯入潯陽樓,然後在姜侯問起這些是何人時,再硬著頭皮回答:“這些不過是我等家中一些門客幕僚,俱是本地人,想著姜侯初至江南西道,身邊少通曉當地風俗的人使喚,就……”
話還未說完,就聽崔少卿已經開口點道:“駱賓王。”
這回潯陽樓赴宴,幾位書令史自然也是到了的。他們見到這一批‘門客’後,很快也明白了洪州世家之意。
年輕如王勃、楊炯、杜審言,都差點沒繃住。
這也太……
果然,還不等羅家主說完,他們就見一向溫和有禮的崔少卿,神情與語氣一般冷如冰霜,罕見開口打斷了旁人的話。
被點名的駱賓王下意識起身:“崔司業。”
回完後,才發現稱呼錯了,他下意識喚的是舊時官名。
說來,駱賓王剛進國子監時,崔朝是做過幾年國子監從四品司業的——專掌‘國子、太學’等六學訓導之政。
故而,崔朝是他正兒八經的校長。
不管被打斷的羅家主何等惴惴不安,崔朝直接對駱賓王道:“你把這些人帶下去,考一考有無才學可用之人。”
在眼前看著就煩。
駱賓王聞言,立刻一臉煞氣把人帶走了:他們幾個都在做書令史了,世家居然還送什麽才子門客?看不起誰啊?
什麽水準啊,就想要混進我們的隊伍?
在座世家家主都看的出來,這些人被駱賓王帶走,一定是流水帶走落花,那一去不覆返了……
畢竟他們選人的標準就有鬼,那這些‘門客’能通過駱賓王的考核才真是見了鬼了。
不過,還好還好,他們送人送的全面。
雖說姜侯對那群男子門客視若不見,由著崔少卿迅速清場,但她對世家們送上的侍女、客女倒是頗為和悅。
甚至還饒有興致當場考較了起來,譬如考了‘侍奉筆墨’侍女的九經會背多少,有無見解;還考了幾個客女的投壺以及翹關(舉重,席上有沈重木桌)。
顯然這份禮,有一半送對了。
而之後各家精挑細選的歌舞伎演過兩三支歌舞後,就見姜侯那原本如林下之風難以捉摸喜怒的神情,終於露出幾分可見的喜色。
甚至還讚了一句:“果然是豫章潯陽名門,家下人亦多有所學,儲積深厚。”
不但自己讚過,姜侯還特意側首對身旁的崔少卿道:“是不是?”
諸家主都屏氣凝神,見崔少卿至此,才露出了進入潯陽樓後的第一個淺淡笑意,夫妻一人相視一笑。
然後崔少卿很矜貴地略點了點頭。
但就這一個點頭,給羅家主等人美的喲——這可是來自《氏族志》第一等世家崔氏的肯定啊!
於是在世家看來,雖然開局有那麽一點小問題。但在他們全面充分的準備下,很快挽回了局面,那麽,可以談一談正事了。
於是羅家主就把方才被姜侯看了幾回,容色最出眾的琵琶伎玉娘喚到跟前來。
只讓她坐在席下慢攏琵琶,清音為伴。
**
玉娘豎抱琵琶,低著頭。
手指輕輕劃過琵琶的弦。
她能聽到在座所有人的談話。
這些人不會避諱她,因她是家伎,跟案上精美的博山香爐沒有任何區別。
玉娘先聽到的,是那位被諸家主小心翼翼捧著的巡按使之聲。
她是樂人,對聲音很敏感,只覺此聲如振玉,沈而澈。
語氣亦淡,甚至帶著幾分責備之意。
“滕王告舉,江南西道諸簪纓之族掠奪頗多,逼令黔首(平民)之徒,為賣身簽契之辱,明明是良民百姓,卻被諸家掠買為奴為仆。”
“可有此事?”
方才似乎還是賓主盡歡,但此時姜侯面色一沈,幾位家主忽然就覺得心也跟著沈下來,咚咚跳個不住。
不待幾位家主回答,便聽姜侯聲音更肅:“天後已有明詔,令本侯審細勘責,凡有逼良為奴之事,無論官職族系,皆切加捉搦!”
在座不少世家家主,額間就見了汗水。
尤其是江州潯陽當地的世家——姜侯現在就在江州地界坐鎮呢,那些刁民還總是告發,真是愁人。
倒是自以為‘備禮充分,送到姜侯心坎上’的洪州世家們,還稍微穩一點。
依舊是上面有人的羅家主比較膽大,站出來說話道:“姜侯,我等實在冤枉。”
“姜侯容稟,誰敢有違律法逼良為奴呢?我等雖不才,但也少承庭訓,家中世代耕讀於豫章之地,自知要切守大唐律法。”
“唉,說來也是我等心善的緣故,才被刁民告舉。”他本來想說滕王的,但到底那是宗親,就準備先把‘刁民’拿出來說事。
“這田畝收成之事,要看天上陰晴雨水。凡遇饑年,那些百姓便生計艱難,紛紛上門乞為奴仆。都為豫章人士,我等也不忍見人縊死道途。不免就多做些善事,將那些人買了下來。”
“惜乎此世忘恩負義者多,待災年過去,許多人家又想把兒女買回去。可當時都是死契,豈是兒戲?”
“也是升米恩鬥米仇了,誰想這些黔首不念當時救命之情,竟然還要告舉我等。”羅家主深深感嘆道,好人難做啊!
在座世家家主們,紛紛附和。
然後道:“姜侯可不要被那些刁民哄了去,外憨內奸便是如此了。”
玉娘聽著這些話就惡心。
不是這樣的。
她知道,她更親身經過!
玉娘不是樂戶出身,更不是羅家的世代奴婢。
她……
在十一歲前,她只是個尋常的小娘子。
玉娘還記得,她家住在洪州閶門之西,門前正好有一彎小小的碧水繞過,搭著一座小小的石橋。
而橋邊有一株數十年的西府海棠,每到春日花開如錦。
就是那樣一個春日,她剛過了生辰,阿娘送了她一對小小的銀耳墜,那也是她對著家裏唯一一面小小銅鏡,第一次試著塗了胭脂和口脂。
阿娘說她要長大了,過幾年就可以給她說個坊裏厚道人家。
於是那一日,玉娘帶著跟春光一樣明媚的心情,和她心愛的銀耳墜,走到橋上折花。
不,那時她還不叫玉娘。
她還只是家中的三娘。
然後,她被路過的羅家主看到了。
起初她不懂,她只是站在橋上,拿著一枝海棠花,好奇地看著裝飾華美的馬車。
正如她當時也不懂,之後頻頻出入自家的羅氏仆從代表著什麽。
直到爹娘雖然哭著,但依舊手上用力把她推到羅家送來的轎子裏,她才明白過來。
她入羅家後,就有專人來教導她學習琵琶和舞藝。*
等到十三歲,她第一次出現在宴席上。
就在觥籌交錯的酒宴之上,她有了玉娘這個名字。
羅家主的聲音帶著酒醉之意,與眾人戲謔道:“何為玉娘?”
“一來你們可觀,其膚如凝脂美玉,一來‘買下和調/教她的銀錢,也足夠買下一塊傳家美玉了’。”
在場眾人哄然而笑:“果然好名字。”
這便是玉娘的名字了。
她厭惡這個名字。
正如她厭惡方才羅家主說的那些話。
不過……
雖然羅家主的話語讓人惡心,但今日來這潯陽樓,見到傳說中的巡按使後,玉娘還是有幾分慶幸的。
這位姜侯,竟然是女子!
那她應該不用把之前的日子再過一遍——
玉娘原以為,她又要被送給哪個京中來洪州上任的官員。
之前她就被送給了洪州上上任長史(滕王是洪州榮譽刺史,故而真正任刺史之職總管洪州諸事的,便為四品長史)。
玉娘還記得,那時她也是被送到迎接新長史的宴席之上,彈奏琵琶。
羅衣如雲,色艷如雲,更輕薄似雲。
她低鬟懷抱著自己的琵琶。曾經她恨過這樂器,可後來,她只有這樂器。她的日子裏,唯有琵琶是真實的,她只有這點重量可以依靠。
那是一個初春,風吹到身上,涼意驚人,地上的錦茵比她身上穿的羅衣厚多了。
因有些冷,她的手有點發澀,其實彈的並不是很好,但沒人在意。
她與尋常的琵琶樂伎不同,她不是樂戶出身,不是打小學的歌舞,所以她的技藝從不是最好的。
她知道琵琶是錦上添花。
果然,哪怕琵琶彈得不好,玉娘還是被留在了長史府。
後來,那位吳長史年滿三年,調任離開洪州回京城。因其夫人亦為世家出身,吳長史便不打算把玉娘帶回京城,為了個樂伎若是惹得夫人和夫人的娘家不快,實在不上算。
玉娘就又被一頂小轎送回了羅家。與去時一樣,她身上只有羅衣與琵琶。
後來,又去了哪裏呢?總之,就這樣過了九年。
這次,玉娘見羅家主吩咐的鄭重,又令人給她裁最時新的羅衣。原以為,又是一位吳長史,好在……
思緒走遠,玉娘手下就撥錯了弦。
她原以為不會有人發現,誰料正在說話的姜侯,忽然停下,註目於她。
“是不是手冷,才撥錯了弦?”
玉娘呆怔怔的,見姜侯解下身上的披風,遞給身邊一位凜然威嚴的女親衛:“坐在風口,穿的太薄了。”
肩膀上微微一沈。
玉娘身上多了一件繡著流雲鶴羽的披風。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
潯陽樓上,管弦鐘磬。
輕歌曼舞,賓主盡歡。
然而在一眾羅衣錦繡寶髻堆雲,容色各有千秋的歌舞伎中,姜沃最註目的,還是一位彈琵琶的女子。
大約是身處潯陽江頭的關系,讓姜沃想起了還未面世的《琵琶行》,因而對琵琶樂人更在意些。
哪怕詩還未面世,但世上的琵琶女,卻從未斷絕過。
也是因為,這位叫玉娘的琵琶樂人,容貌實在出眾,眉如翠羽,玉面映紅,盛妝之下,如同春日枝頭最清艷的一朵海棠。
但偏生,一雙眼睛水霧蒙蒙似的。
美麗,卻什麽思緒都沒有。
*
“叫玉娘上前來。”
見姜侯註目幾回,羅家主很快召這位琵琶樂伎上前,笑道:“玉娘的琵琶技藝最好,姜侯若是喜聞琵琶,不如讓她清清靜靜奏幾曲。”
酒過三巡,歌舞也賞過了,清靜一下,正好可以開始談談正事。
見姜侯點頭應允,羅家主大喜。
也難得在心底誇讚了一番塗家主:沒想到這回老塗靠譜了,也給他們上了一課。這送人,真得主打一個全面!
要是他們只準備了些‘門客’,這會子可就大為尷尬丟臉了——
說來,在見到姜侯本人走下朱輪馬車的瞬間,幾位迎候在潯陽樓外的家主,心內頓時就暗稱一聲糟糕:這,這,京中消息多傳姜侯性情為人,怎麽沒提及其風采容光?
雖說姜侯身著禦賜紫袍金帶,但幾位家主第一眼看到姜侯,幾乎都未註意到她的官袍。
哪怕如此濃重紫金一色之下,哪怕她腰間還就懸著一柄禦賜尚方金寶玉飾劍,但姜侯給他們的第一印象依舊不像個位高權重的朝臣。
只見她神情散朗清骨明姿,通達如林下之風,實像超脫於方外之人。
若說見到姜侯本人,讓這幾位世家家主心裏暗道‘糟糕’,覺得姜侯如此氣度,大約是看不上他們選的門客。那麽在看清隨姜侯下馬車,身著緋色官袍的崔少卿後,他們內心的想法就變成了:快散了吧,必是白準備了!
尤其是塗家主,更是喪氣:說來,他是認真選過人的。但此時見了春日日光下走下馬車的崔少卿,再想想自己準備的人……忽然就覺得,像是在鳳凰面前,準備了一批小鵪鶉和小麻雀。
那,再年輕再形色各異的鵪鶉,也,也只是鵪鶉啊!
繼而懊悔:為啥安排那些門客們早早就在潯陽樓裏候著呢!這會子後悔都沒法子‘撤回’!
只好硬著頭皮奉迎著姜侯入潯陽樓,然後在姜侯問起這些是何人時,再硬著頭皮回答:“這些不過是我等家中一些門客幕僚,俱是本地人,想著姜侯初至江南西道,身邊少通曉當地風俗的人使喚,就……”
話還未說完,就聽崔少卿已經開口點道:“駱賓王。”
這回潯陽樓赴宴,幾位書令史自然也是到了的。他們見到這一批‘門客’後,很快也明白了洪州世家之意。
年輕如王勃、楊炯、杜審言,都差點沒繃住。
這也太……
果然,還不等羅家主說完,他們就見一向溫和有禮的崔少卿,神情與語氣一般冷如冰霜,罕見開口打斷了旁人的話。
被點名的駱賓王下意識起身:“崔司業。”
回完後,才發現稱呼錯了,他下意識喚的是舊時官名。
說來,駱賓王剛進國子監時,崔朝是做過幾年國子監從四品司業的——專掌‘國子、太學’等六學訓導之政。
故而,崔朝是他正兒八經的校長。
不管被打斷的羅家主何等惴惴不安,崔朝直接對駱賓王道:“你把這些人帶下去,考一考有無才學可用之人。”
在眼前看著就煩。
駱賓王聞言,立刻一臉煞氣把人帶走了:他們幾個都在做書令史了,世家居然還送什麽才子門客?看不起誰啊?
什麽水準啊,就想要混進我們的隊伍?
在座世家家主都看的出來,這些人被駱賓王帶走,一定是流水帶走落花,那一去不覆返了……
畢竟他們選人的標準就有鬼,那這些‘門客’能通過駱賓王的考核才真是見了鬼了。
不過,還好還好,他們送人送的全面。
雖說姜侯對那群男子門客視若不見,由著崔少卿迅速清場,但她對世家們送上的侍女、客女倒是頗為和悅。
甚至還饒有興致當場考較了起來,譬如考了‘侍奉筆墨’侍女的九經會背多少,有無見解;還考了幾個客女的投壺以及翹關(舉重,席上有沈重木桌)。
顯然這份禮,有一半送對了。
而之後各家精挑細選的歌舞伎演過兩三支歌舞後,就見姜侯那原本如林下之風難以捉摸喜怒的神情,終於露出幾分可見的喜色。
甚至還讚了一句:“果然是豫章潯陽名門,家下人亦多有所學,儲積深厚。”
不但自己讚過,姜侯還特意側首對身旁的崔少卿道:“是不是?”
諸家主都屏氣凝神,見崔少卿至此,才露出了進入潯陽樓後的第一個淺淡笑意,夫妻一人相視一笑。
然後崔少卿很矜貴地略點了點頭。
但就這一個點頭,給羅家主等人美的喲——這可是來自《氏族志》第一等世家崔氏的肯定啊!
於是在世家看來,雖然開局有那麽一點小問題。但在他們全面充分的準備下,很快挽回了局面,那麽,可以談一談正事了。
於是羅家主就把方才被姜侯看了幾回,容色最出眾的琵琶伎玉娘喚到跟前來。
只讓她坐在席下慢攏琵琶,清音為伴。
**
玉娘豎抱琵琶,低著頭。
手指輕輕劃過琵琶的弦。
她能聽到在座所有人的談話。
這些人不會避諱她,因她是家伎,跟案上精美的博山香爐沒有任何區別。
玉娘先聽到的,是那位被諸家主小心翼翼捧著的巡按使之聲。
她是樂人,對聲音很敏感,只覺此聲如振玉,沈而澈。
語氣亦淡,甚至帶著幾分責備之意。
“滕王告舉,江南西道諸簪纓之族掠奪頗多,逼令黔首(平民)之徒,為賣身簽契之辱,明明是良民百姓,卻被諸家掠買為奴為仆。”
“可有此事?”
方才似乎還是賓主盡歡,但此時姜侯面色一沈,幾位家主忽然就覺得心也跟著沈下來,咚咚跳個不住。
不待幾位家主回答,便聽姜侯聲音更肅:“天後已有明詔,令本侯審細勘責,凡有逼良為奴之事,無論官職族系,皆切加捉搦!”
在座不少世家家主,額間就見了汗水。
尤其是江州潯陽當地的世家——姜侯現在就在江州地界坐鎮呢,那些刁民還總是告發,真是愁人。
倒是自以為‘備禮充分,送到姜侯心坎上’的洪州世家們,還稍微穩一點。
依舊是上面有人的羅家主比較膽大,站出來說話道:“姜侯,我等實在冤枉。”
“姜侯容稟,誰敢有違律法逼良為奴呢?我等雖不才,但也少承庭訓,家中世代耕讀於豫章之地,自知要切守大唐律法。”
“唉,說來也是我等心善的緣故,才被刁民告舉。”他本來想說滕王的,但到底那是宗親,就準備先把‘刁民’拿出來說事。
“這田畝收成之事,要看天上陰晴雨水。凡遇饑年,那些百姓便生計艱難,紛紛上門乞為奴仆。都為豫章人士,我等也不忍見人縊死道途。不免就多做些善事,將那些人買了下來。”
“惜乎此世忘恩負義者多,待災年過去,許多人家又想把兒女買回去。可當時都是死契,豈是兒戲?”
“也是升米恩鬥米仇了,誰想這些黔首不念當時救命之情,竟然還要告舉我等。”羅家主深深感嘆道,好人難做啊!
在座世家家主們,紛紛附和。
然後道:“姜侯可不要被那些刁民哄了去,外憨內奸便是如此了。”
玉娘聽著這些話就惡心。
不是這樣的。
她知道,她更親身經過!
玉娘不是樂戶出身,更不是羅家的世代奴婢。
她……
在十一歲前,她只是個尋常的小娘子。
玉娘還記得,她家住在洪州閶門之西,門前正好有一彎小小的碧水繞過,搭著一座小小的石橋。
而橋邊有一株數十年的西府海棠,每到春日花開如錦。
就是那樣一個春日,她剛過了生辰,阿娘送了她一對小小的銀耳墜,那也是她對著家裏唯一一面小小銅鏡,第一次試著塗了胭脂和口脂。
阿娘說她要長大了,過幾年就可以給她說個坊裏厚道人家。
於是那一日,玉娘帶著跟春光一樣明媚的心情,和她心愛的銀耳墜,走到橋上折花。
不,那時她還不叫玉娘。
她還只是家中的三娘。
然後,她被路過的羅家主看到了。
起初她不懂,她只是站在橋上,拿著一枝海棠花,好奇地看著裝飾華美的馬車。
正如她當時也不懂,之後頻頻出入自家的羅氏仆從代表著什麽。
直到爹娘雖然哭著,但依舊手上用力把她推到羅家送來的轎子裏,她才明白過來。
她入羅家後,就有專人來教導她學習琵琶和舞藝。*
等到十三歲,她第一次出現在宴席上。
就在觥籌交錯的酒宴之上,她有了玉娘這個名字。
羅家主的聲音帶著酒醉之意,與眾人戲謔道:“何為玉娘?”
“一來你們可觀,其膚如凝脂美玉,一來‘買下和調/教她的銀錢,也足夠買下一塊傳家美玉了’。”
在場眾人哄然而笑:“果然好名字。”
這便是玉娘的名字了。
她厭惡這個名字。
正如她厭惡方才羅家主說的那些話。
不過……
雖然羅家主的話語讓人惡心,但今日來這潯陽樓,見到傳說中的巡按使後,玉娘還是有幾分慶幸的。
這位姜侯,竟然是女子!
那她應該不用把之前的日子再過一遍——
玉娘原以為,她又要被送給哪個京中來洪州上任的官員。
之前她就被送給了洪州上上任長史(滕王是洪州榮譽刺史,故而真正任刺史之職總管洪州諸事的,便為四品長史)。
玉娘還記得,那時她也是被送到迎接新長史的宴席之上,彈奏琵琶。
羅衣如雲,色艷如雲,更輕薄似雲。
她低鬟懷抱著自己的琵琶。曾經她恨過這樂器,可後來,她只有這樂器。她的日子裏,唯有琵琶是真實的,她只有這點重量可以依靠。
那是一個初春,風吹到身上,涼意驚人,地上的錦茵比她身上穿的羅衣厚多了。
因有些冷,她的手有點發澀,其實彈的並不是很好,但沒人在意。
她與尋常的琵琶樂伎不同,她不是樂戶出身,不是打小學的歌舞,所以她的技藝從不是最好的。
她知道琵琶是錦上添花。
果然,哪怕琵琶彈得不好,玉娘還是被留在了長史府。
後來,那位吳長史年滿三年,調任離開洪州回京城。因其夫人亦為世家出身,吳長史便不打算把玉娘帶回京城,為了個樂伎若是惹得夫人和夫人的娘家不快,實在不上算。
玉娘就又被一頂小轎送回了羅家。與去時一樣,她身上只有羅衣與琵琶。
後來,又去了哪裏呢?總之,就這樣過了九年。
這次,玉娘見羅家主吩咐的鄭重,又令人給她裁最時新的羅衣。原以為,又是一位吳長史,好在……
思緒走遠,玉娘手下就撥錯了弦。
她原以為不會有人發現,誰料正在說話的姜侯,忽然停下,註目於她。
“是不是手冷,才撥錯了弦?”
玉娘呆怔怔的,見姜侯解下身上的披風,遞給身邊一位凜然威嚴的女親衛:“坐在風口,穿的太薄了。”
肩膀上微微一沈。
玉娘身上多了一件繡著流雲鶴羽的披風。!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